那个抛弃越南的美国,今天又抛弃了阿富汗
文 风灵
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的人员已经从大使馆屋顶上搭乘直升飞机离开,喀布尔机场乱成一团,人们拼命逃离,甚至有人绝望地趴在飞机轮子上,飞机起飞后从空中摔下。这一切都让人想起1975年的西贡,当时美国使馆人员也是从屋顶上搭直升飞机仓惶逃离。而仅仅一个多月前,拜登还信誓旦旦地说,绝不会出现直升飞机降落在大使馆屋顶上的场面。
与当年西贡一样,美国的溃逃不仅混乱,而且无耻,是对自己多年盟友赤裸裸的背叛和抛弃。与当年不一样的是,在如今移动互联的时代,喀布尔机场的灾难性混乱被全球网络直播,瞬间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如美国作家沙迪·哈米德(Shadi Hamid)所说:“他们不会忘记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也不会忘。这就是背叛的样子。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指喀布尔机场的场景),而现在全球千百万人都看到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阿富汗的政府军不堪一击。但实际上,伴随着拜登的撤军决定,美国一夜之间就撤出了空中支持、情报人员和为阿富汗政府军的飞机和直升飞机服务的人员。这意味着阿富汗的军事力量几乎无法运作。在2014年以后,其实主要是阿富汗政府军在前线对抗塔利班,大部分时间内他们都十分成功。而美国在阿富汗的军队只有2500人左右,但政府军相当依赖空中支持,这也是现代战争的常态。美国突然撤走了空中力量,政府军就难以为继。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越南。
在民主党多年的成功洗脑下,现在不管是不是美国人,一提到越战,都会认为美国十年越战从头输到尾,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而事实是,美国本来在越南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这不是美国单方面的宣称,是有对手签字画押的和平协议为证。
1972年底,美国和南越在越南战场上任何方面都是决定性的胜利局面。尼克松总统命令美国空军轰炸河内和海防的军事设施和工业设施,并告诉北越,如果不继续巴黎和谈,轰炸就不会停止。北越最后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1973年1月23日,尼克松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宣称,巴黎和平协议将在1月27日签署,这意味着美国和南越的胜利。白宫将之称为“VV Day”,即“越战胜利纪念日”。
为了确保胜利,美国在巴黎和平协议中承诺,南越可以要求任何军备以抵抗北越的进攻。美国将为南越在战争中所造成的军备损失提供完全的一对一的替换补充,也就是说,如果南越损失了一架飞机,美国就补充一架飞机,损失了一部坦克,就补充一部坦克,损失一挺机枪,就补充一挺机枪。美国的承诺如此清楚明确,因此协议签订后,北越便停了下来。
好景不长,次年即1974年8月,尼克松总统因为水门事件辞职,形势急转直下。三个月后的中期选举,民主党在国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这些民主党议员运用其投票权否决美国所承诺的对南越的军事援助,公然违背了白纸黑字的国际协定。简而言之,就是美国第94届国会食言而肥,背弃了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庄严承诺。
1975年4月10日,接替尼克松上任的福特总统在参众两院的联席会议上,恳求议会拨款援助,这场会议向全国电视直播。福特总统几乎是乞求议会信守承诺,然而,在他发言时,许多国会议员索性离席而去,显示断然拒绝援助的决心。
1975年4月30日,南越投降。战后,上百万人被关进了再教育营,至少25万人死于其中,而且许多越南难民流亡海上,成为了所谓的船民。
如果美国援助南越,情况就会迥然不同。北越承认,他们就是在考验美国的新总统。一开始,北越拿下一些村庄,美国没有援助;然后进攻城市,美国没有行动;接着占领南越的省份,而美国唯一的反应就是断绝援助,撒手不管。于是,北越知道,通往西贡的道路已经为他们打开了。
而这一次,情况何其相似!2020年2月,川普总统决定从阿富汗撤军时,严正警告塔利班,如果胆敢乱来,美军将会出动飞机轰炸。在川普干掉ISIS之后,已经建立了可信的威慑力。对手相信,美国的红线不可逾越,否则斩首行动将从天而降。川普任内,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撤军,塔利班果然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但是,和越战一样,民主党上台后,全面背弃美国的承诺,甚至比当年的西贡更加不堪,在几乎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丢下一个烂摊子就仓惶逃窜。
有人说,阿富汗政府是扶不上墙的阿斗,美国只好如此逃跑。拜托,阿富汗的总统有个不成器的儿子收受外国人的巨额美钞和妙龄美女吗?阿富汗总统也许可以给超级大国当廉政模范了。是美国自己进入阿富汗,扶持了现政府,深度介入当地各种事务20年。自己惹出的事,就算要抽身,哭着跪着也要解决好了才能走啊!把阿斗的黑锅往阿富汗政府头上一甩算什么事,人家辛辛苦苦跟你干了20年,你跑了不说,还丢下一句,你们阿富汗人太差了活该被恐怖主义。这还是人吗?坑人有这样坑的吗?以后谁敢给你当小弟,谁敢给你当盟友?
当年美国大使馆从西贡屋顶坐直升机逃离的照片成了美国多年来抹不去的污点,而今日故事重演,背信弃义,无德无能的美国,信用破产,必将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关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美国国务卿赫尔回忆录(3)从慕尼黑会议到战争来临